一袭白衣,救死扶伤。逆行战疫,义无反顾。
你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用仁心护佑苍生。你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抗击新冠病毒的汹涌狂涛。你若生死相托,我必全力以赴。我们怎能忘记?那一道道被口罩紧勒的印痕,那一双双被黑夜熬红的倦眼,那一个个急救灯下的背影……你们,用精湛的医术激起患者生命搏动的涟漪;你们,用无私的奉献重启患者生命中最灵动的歌唱。
三年,惊心动魄;三年,艰苦卓绝;三年,生命相托;三年,春暖花开。今天,3月30日,你们的节日——国际医师节;今天,我们向你们举起右手——敬礼!中国医师!
曾振国
2021年10月1日,西迪分队队员在突尼斯向祖国献上祝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刘良徛(中)在查看患者CT片。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征摄
至精至诚
为生命“守门”
每个重症医学科都有一扇厚重的门。每当患者被推进这扇门,就意味着距离死亡仅有一步之遥。
3月28日清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重症医学科门外气氛凝重,患者家属踱着步、垂着头,焦急地等候门内的消息;门内的医护人员分秒必争,夜以继日奋战在抢救一线,争分夺秒与死神殊死搏斗。
早上8时,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曾振国与所有医护人员聚拢在一起,全神贯注听取值班医生和护士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这样的严肃气氛,令记者不禁屏气凝神。曾振国告诉记者,早交班时刻每个人都必须严肃认真,因为接下来近十个小时,生命的接力将落在自己肩头。
“最长一次的在岗时间是多久?”
“从上午8点到第二天下午6点吧,也算不清了。”
“累吗?”
“累啊!但作为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的‘守门人’,必须坚持。”
这是记者跟曾振国的短暂交流。
壬寅岁末,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持续上升,态势严峻。作为省级重症救治医院的南大一附院,其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病人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床位加了又加,始终处于超饱和状态。
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癌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区内新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多、病情重。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容量管理、心肺复苏……每一项操作都是抢救的关键,都需要医护人员精准处置。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绝大多数医护人员都感染了,曾振国也不例外——去年12月底,高烧至41度。他想尽一切办法迅速退烧,不敢耽误一分钟。“在人命关天的重症医学科,病人身边是不能缺医护人员的。只有在患者身边,我才会安心。”他说。
那段身负神圣使命的艰难日子,医护人员是病患眼中坚不可摧的战士,也是家人心里平凡的孩子、爱人或父母,他们救治照顾了患者,有时却无法兼顾自己的亲人。
“曾主任,我还要值班,请关照下我父亲。感谢!”这是该院儿科钟楠医生给曾振国的微信留言。“我父亲是重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曾主任,要不要上ECMO(体外肺膜氧合)啊?”钟医生声音哽咽。仔细评估后,曾振国答复:“虽然符合临床标准,但我想先试试更合适的方法。”他主张采用呼吸机支持加俯卧位通气的组合治疗。最终效果不错,不但减少了副作用,而且使患者的日均医疗费降低5000余元。
俯卧位通气看似简单,实则是对ICU医护人员细心和体力的不小考验。病人往往自身毫无意识,每次俯卧位通气的换位,都需要3至4名医护人员的帮助;每次连续帮助几名危重症病人完成俯卧位通气,自身并未完全“阳康”的医护人员都累得气喘吁吁、直不起腰。可是,大家毫无怨言:“只要患者平安出院,做什么都值得!”
在曾振国眼里,每场惊心动魄的救治不仅仅是救回一名患者,而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年初,一名刚满18岁的湖南男孩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继而引发多脏器衰竭,病情危急。“很多人觉得他没救了,但看着他稚气的脸,看着他年轻的生命,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曾振国的眼角闪着泪花。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上ECMO两天后,指标逐渐向好;6天后,成功撤离ECMO,呼吸机支持;5天后撤离呼吸机,病情反复,再次气管插管……近2个月的努力,男孩终于痊愈,家属喜极而泣。
信心是良药,温暖有良效。以曾振国为代表的白衣战士们,凭着至精至诚的医者仁心,用过硬过人的专业能力,一次又一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拽回。2020年初疫情突发,从江西省第一例输入性新冠疑似病例,到驰援武汉抗疫,整整74天,曾振国和他的队友们从未退下阵来。
3年前给江西新冠患者做的首例ECMO,曾振国至今清晰记得。“那是一名从新余来的患者。那时对新冠病毒不了解,说实在的,给他做ECMO之前的确有些紧张,也害怕被传染。但想到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张伟院长查房时从容淡定的神态,我很快平静下来。技术操作是很熟练的,只是防护服和起雾的护目镜给我造成了一些困难。”首例ECMO很成功,大家信心倍增。
驰援武汉时,曾振国和团队历经20多天,奋力将一位80岁的老人从昏迷中“唤醒”再到治愈。“出院前一天,老人给了我一个拥抱。”他动情地说,虽然那个拥抱隔着厚厚的防护服,但听见老人轻声说“谢谢你,谢谢医生”时,心里暖烘烘的,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一袭白大褂,是责任,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一声“谢谢医生”,是感激,更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生命所系,性命相托,奉献自己,也收获感动。今年1月初,72岁的刘奶奶因新冠入院,她女儿拖着绑了石膏的断腿,每天清晨推着可移动的转椅,推一步挪一步,努力地挪到重症医学科门边,焦急地等候医生传来母亲的讯息。每一份门外的牵挂,都深深地震撼着曾振国,也让他坚定了治病救人的初心:除了坚守,别无他念!
低调、谦逊、严谨,或许脱下白衣,曾振国也是个感性的人。采访过程中,他的手机来电不断:“是病人的事就快说,耽误不得。”“上了呼吸机吗?直接把床推过来,病人交给我!”作为医生,他的手机从来不敢没电、不敢关机,就怕病人有不好的情况出现或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发生。
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不负患者重托,为省内新冠重症患者救治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7月,曾振国荣获江西省委组织部等联合授予的记大功奖励。
“抗疫三年来,我们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在个人意志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极限考验。我们会让门外的人更有信心,让门内的人更有希望。”曾振国的话,掷地有声。
坐镇中场
大疫有良医
试试中医方法预防治疗流感吧!3月20日,我省正式发布《2023年江西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不少群众表示,中医药防治流感药效优、价格实,与时俱进。这份广受好评的方案牵头人,就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肺病学科带头人、省抗疫专家组成员刘良徛。
面对疫情,中医总有办法。“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疫病,中国人都挺过来了,中医药功不可没。中西医各有所专、各有所长,在治疗传染病方面,中医药有独特的优势。不论疫情怎么变化,我们都能找到好方法来对付它、消灭它。”刘良徛的信心,来自江西中医药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来自三年抗疫江西中医药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
时间拨回到2020年。当年1月初,新干县罗某自湖北返赣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病情迟迟不见好转,1月19日被送进省中医院时,病情已持续加重。直觉提醒刘良徛,这个患者病情不一般。他立即组织院内中医专家会诊,拟定在清热化湿抗毒的基础上相应加减药物。令人欣喜的是,服药当晚患者体温就恢复正常。1月23日,罗某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随即转至当时唯一的省级定点医院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区,转院前病情已稳定;1月27日,罗某出院,成为我省最早治愈出院的新冠患者。
与新冠病毒首次交手中医见效,刘良徛信心大增。庚子春节将近,各大城市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作为呼吸科专家,他深知此次疫病不简单。武汉一线艰巨的疫情防控任务,令他意识到前线肯定缺人,那么,假如医院抽调人员援助湖北,谁去?
1月26日,驰援任务立即到来。为了让中医药疗法尽快派上用场,阻断疫情蔓延,刘良徛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是专家,我去!”“江西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样重要,你必须留下来坐镇中场!”……
随之而来的,是重要且艰巨的任务——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抚生院区被增设为当时的“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省级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作为时任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刘良徛被任命为定点医院负责人。
“这是给中医治疗疫病的一个展示机会,也是尽全力守护群众生命的责任与担当。”时间紧、任务重,刘良徛义无反顾。
人员选拔、防护培训、病人迁移、病区改造、院感消毒、物资储备、人员入驻……2月8日接到任务,2月10日定点医院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在学校和医院的全力支持下,刘良徛带领团队,2月11日就迎来了首批患者。
病区内、书桌旁,仔细挖掘中医药大省底蕴,积极从中医药丰厚积淀中汲取智慧。刘良徛坚持中西医结合并用,带领团队积极制定新冠中医药防治方案,不断删减、修订,只为搭配出安全有效的好方子,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
大疫出良方。根据湖北同行传来的舌象图片、口述症状仔细分析,刘良徛很快与团队钻研出“两方一汤”:散寒除湿抗毒方、清热化湿抗毒方以及“温肺化纤汤”。“两方”契合本次疫病、具有本地特点;“一汤”对于恢复期部分患者存在的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毛玻璃样改变,具有较好疗效。
“温肺化纤汤”原方含有名贵药材鹿角胶,一天药费近两百元,价格偏高。如何不影响疗效又降低费用呢?用相对便宜的鹿角霜代替鹿角胶!刘良徛团队多次尝试,优化了药方,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何为良方?药方配比得宜、价格适宜。何为良医?为患者着想、让患者获益。刘良徛用行动,证明着中医担当。
只要有阵地,中医就能有作为。3月10日,定点医院收治的29名患者全部“清零”,并实现零死亡、零感染、零投诉、零返阳,这是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防治的大胆尝试,是江西战“疫”的一大创举。
深入隔离病区,零距离为新冠患者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多次主导制定《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牵头研制的“两方一汤”多次助力兄弟省份疫情防控,先后参与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葡萄牙、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远程会诊,积极分享江西中医药抗疫经验……那段时间里,再苦再累,刘良徛无怨无悔。他语气坚定地说:“只因我是中医,只因疫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2020年7月,刘良徛获得江西省记大功奖励;同年9月,他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2022年年底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与新冠病毒进行激烈的拉锯战,把挣扎在生命线上的新冠感染者抢救回来。得到及时救治后,84岁的月明望老人专程给省中医院送去锦旗等,其中长达7页纸的感谢信中写道:“大疫有良医,是江西中医重新点燃了我生命的希望。”
三年的抗疫实战,让群众对我国的传统医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来看中医的患者越来越多,刘良徛也越来越忙碌。
“面对疫情,全省中医界同舟共济,尽锐出战,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如今,我们信心十足,只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历久弥新的中医药一定能更好地惠及世界。”刘良徛憧憬着、期待着。
远渡重洋
爱心暖非洲
“我亲眼看到,我们的中医药已经惠及了非洲。”从亚洲东部到非洲北部,远隔重洋,相距万里。回忆起在非洲的日日夜夜,中国(江西)第22批援突尼斯医疗队队员、第25批援突尼斯医疗队西迪分队队长、南昌市第一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罗小平感慨万千,“援外之前有神秘感,落地工作后便是责任感,两度援非,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医生的价值。”
2016年3月,罗小平主动请缨加入援突医疗队,同年10月开启了为期两年的艰苦援外工作;2020年12月,经验丰富的他成了第25批援突医疗队西迪分队队长,前往缺医少药、新冠病毒感染率和死亡率均居非洲前列的突尼斯。这场常规援外任务,已上升为一场国际抗疫大考。罗小平与11名队友逆行出征,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架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健康桥梁,温暖着西迪布济德省(以下简称“西迪”)的民众。
医疗基础设施落后的西迪省大区医院是一家公立医院,承担了该省40余万人的基本医疗救治责任。高峰期,近1200万人口的突尼斯每天有八千多人感染新冠病毒。12月下旬的圣诞节、1月初的新年,都因为人员的过度聚集,造成大面积新冠感染……按规定,西迪分队完全可以暂时从医院撤离。“当地老百姓原本就没有去私立医院看病的经济条件。如果我们撤离,不是雪上加霜吗?”大家开会表决,一致同意坚守岗位,按照国内的抗疫经验保护好自己、医治好患者。于是,只要在工作岗位,他们都是全副武装,防护服、护目镜、面屏、双层手套,即使是炎热夏季也是如此。非工作、生活必需不外出,医院、住地两点一线,这一年,他们扛过了新冠病毒感染的多个高峰期,创下了分队队员零感染的纪录。
西迪医院影像科除了X光、CT之外,还有须与患者密切接触的超声检查,感染风险极大。科里只有10名当地技术员,罗小平、刘永萍两名中国医生则承担了影像诊断的全部工作。在新冠疫情的几次突袭中,他俩成了排查新冠患者的“侦察尖兵”,每天影像诊断疑似新冠患者10余例。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他们24小时轮换值班,养成了一得空闲就抓紧补觉的习惯。
“西迪医院是当地唯一的省级公立医院,每天患者众多,每名队员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罗小平说。到了夏天,西迪户外气温超过50摄氏度,医院虽有空调但常常跳闸停机。“大家在酷暑中一干就是一整天,没有怨言,只有坚守。在结束工作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看着队员们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被口罩勒红的脸庞,我真是心疼啊!”
在西迪与新冠病毒战斗的艰难,让队员们终生难忘。他们忘我的医者仁心、过硬的诊治能力、不畏艰苦的精神,赢得了当地同仁的尊重和患者的点赞:“了不起,中国医生!”“敬礼!中国医生!”
援外那一年,医疗队各专业科室通过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模式,极大提高了疑难病患者的精准诊治效率,使西迪医院科室诊疗水平达到精细管理新高度,医疗质量也跃上新台阶。
一个冬日的上午,一名远道而来的腰腿痛患者来到医院。针灸科医生万基伟察觉到患者腰腿痛表象下隐藏着其他问题,便请来血管外科赵艳平博士会诊。只见厚重的冬装下,患者右腿异常粗大,结合一个月前右腿扭伤后长时间卧床的病史,他俩预判患者右侧大腿深静脉血栓,血栓一旦随血流移动栓塞了肺动脉,就有猝死的危险!两人迅速联系罗小平,用轮椅将患者推至超声室。凭着经验和丰富的学科知识,罗小平终于找到了股静脉血栓的影像依据,患者被安排住院治疗。患者及家属连声向中国医生致谢。
中医瑰宝,在非洲大放光芒。Ghalia是当地一名高中教师,患上了严重的颈腰椎病和膝关节炎。“第一次见她时,才刚50岁的她看起来像个老太太。”万基伟告诉记者,针灸治疗一个疗程后,Ghalia慢慢精神了,活动也轻松自如。
一天,万基伟收到一封来自Ghalia的感谢信,4张信纸,分别以中、英、法、阿4种文字倾诉着她对中国医生的深深感激;还有一幅她的亲笔画,几笔勾勒似云锦,代表着希望,也像是中突友谊绽放出的斑斓云彩。
2021年11月,《Alchourouk Tunisienne》对援突西迪分队予以报道,充分肯定了医疗队员在新冠疫情严峻的情况下,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竭尽全力提供优质服务,为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这是中国援突医疗队首次被突尼斯国家级报刊报道。
一次援外行、一生援外情。“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做好援非医疗工作的同时,把生活过好也是重要的事。”在队长的带领下,小分队拧成一股绳,有指挥部、运输组、后勤组、外事组……每个人都把集体当成自己的家来呵护。
工作零差错,队伍零感染。西迪分队先后荣获突尼斯国家卫生部、中国驻突尼斯大使馆的嘉奖。
“援外医生工作辛苦但光荣。出发时,我女儿才5个月,等孩子长大了,我要与她分享在突尼斯的每个故事。”万基伟笑言。“援非是我一辈子都值得珍藏的经历,我将更加珍惜所学的专业,帮助更多患者。”赵艳平语气坚定。
一直单身的罗小平调侃道,在最耽误不起的年华里他三年在突尼斯、半年在回国的路上(受全球疫情影响,2022年初飞离突尼斯的他们,却在航班中转国滞留了好几个月),但他不后悔,他为自己的援外经历而骄傲。“因为,援外医生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他自豪地说,每当突尼斯群众向中国医生表达感谢和敬意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为中国骄傲!“我们愿——以天使白守护中国红!”这,也是所有中国援外医生的心声。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也是江西医疗队援助突尼斯50周年、援助乍得45周年。新一批中国(江西)援非医疗队正在接续工作,他们仍在用行动诠释着医者大爱,用爱心温暖着非洲大地。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敬礼!中国医师!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柳易江 倪可心 李征